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版 】 发布时间:2015-11-20
《蔡甸区林业与园林"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在总结"十二五"时期林业(湿地)与园林绿化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以市区定位为指导,以构建高标准生态、高效益产业为目标,提出了系列核心项目、重点工程建设,描绘了未来五年蔡甸林业(湿地)与园林绿化发展的蓝图,是"十三五"时期蔡甸林业(湿地)与园林事业发展指导性文件。
一、"十二五"林业(湿地)与园林绿化工作回顾
(一)林业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林业与园林局的支持指导下,我区大力实施"生态蔡甸"战略,扎实推进林业建设,圆满完成了林业"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和指标,取得了预期成效。
1、生态建设和"绿满蔡甸"行动成效显著
通过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全面开展"绿满蔡甸"行动,我区林业建设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区共完成造林面积5.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达174万株,森林面积由2010年的28.4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34.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2%增至26.5%,增加了4.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由88.1万立方米增至120万立方米,增加了31.9万立方米。区内现有各种树种达250种,野生动物207种,新发现湿地野生植物3种。
五年中,完成森林抚育5.3万亩,退耕还林与荒山荒地造林0.8万亩,低产林改造0.85万亩,林业血防林工程1.2万亩。
2、绿色家园建设惠民富农
充分利用"绿色家园"建设项目,完成家园建设村155个,植树157万株,发展以翠冠梨、油桃、葡萄为主的村湾果园300处,计4000亩;发展以观赏苗木花圃园120处,计2000亩;创建绿色示范村16个,村湾生态小景区21个;培育各类绿化苗木1200万株。
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全区有5500户农民享受了国家政策,户平年增收800元;通过村湾绿化工程,有3.7万农户取得了庭院经济带来的效益。
3、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以后官湖绿道建设为轴心,完成区域内京珠高速、常福大道、成功大道等主要交通要道两侧各15-50米宽道路绿化带建设,绿化保存率达90%。完成马鞍山、奓山、伏牛山、龙霓山等破损山体复绿2100亩,汉江江滩公园(三期)改造绿地绿化2.6万平方米。
4、林业产业稳步发展
五年中,全区引进150个民营企业投资林果苗圃产业,开发建设面积1.3万亩。已建成松茅公路、318国道两侧以彩色树种为主体的连片基地型苗圃绿道;森林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林业综合产值达37.7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4.14亿元。
5、重点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按规划发展苗木花卉1.5万亩,巩固提高精品水果基地1.5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6500亩,绿色家园绿化提档升级面积500亩,高标准完成了退耕还林、血防林及低产林改造任务,建成绿色通道60.2公里,"六神山"牌水果商标受到广大市民亲睐。"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扶持资金2500万元。
6、科技服务得到加强
开展送林果技术下乡活动608次,印发科技宣传资料51000份;组织林果技术培训65期,培训人员8500余人次,编制《林果技术指南》等林果科普资料1.2万份(册),建果树科普基地2个。实施市区林果科技推广项目15个,应用新种植模式5个,引进林果新品种50余个。区林学会会员撰写的论文有12篇获市区专业论文奖。
7、国有林场职工福祉得到保障
--职工养老保险全面落实。五年中,国有林场有321名干部职工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缴纳保险金247.8万元,使之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范畴,平稳过度、合理衔接,确保职工退休后生活有保障。地处湖区的洪北林场近百名林农纳入当地居民最低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职工危房改造如期竣工。为改善国有林场职工居住环境,根据省林业厅危房改造计划及安排,在区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进场入户调查、职工大会征求意见、申报立项,我们分别于2010年底和2013年初,对国有林场部分职工的老旧危房进行改造重建,多方筹资760万元,新建职工住宅楼172套,其中嵩阳林场70套、九真林场22套、洪北林场80套,现已全部竣工交付职工使用。九真林场另自筹资金19.7万元,为职工小区配置了健身器械、每户10平方米的工具房和500平方的庭院绿化带。
8、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大
界定了生态控制线,建立了"山长"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从严控制林地项目建设规模,依法审批办理林地征占用 起,审批合格率100%;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得到落实,建立了林权交易、林权管理、资源评估等3个中心;森林限额采伐合格率98%;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0.1‰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87%,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内;种苗产地检疫率100%;受理和查处各类林业案件217多起,无一起案件要求复议、上诉;确定生态公益林7万亩,并落实了管护措施。
(二)湿地保护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区湿地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确定湿地面积52.6万亩,建立了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后官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索子长河省级湿地公园和桐湖省级湿地公园。
1、湿地保护建设速度加快。
保护好湿地关键要提高保护能力。十二五期间,我区湿地保护能力建设投入资金约1.8亿元,其中沉湖国际重要湿地投入近3000万元,完成监测站、保护站、救护站等基层站点8处;完善保护标识60处;投入运行湿地实时监控系统5套;修缮巡护道路40公里。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投入约1.4亿元,全线贯通环湖绿道110公里,修建码头4处,完善了保护标识等;索子长河省级湿地公园投入约1000万元,进行了湖面确权,并拆除违法围网,发展生态养殖业,提高水体水质,同时建设完善了三十里荷花长廊巡护步道,湿地保护能力显著提升。
2、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通过严格行政执法和人工恢复植被,依法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制止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过度干扰,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和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十二五期间制止和打击围垦、围网、开垦、加高提埂等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10余起,并结合项目建设,恢复湿地原貌近3000亩,改善鸟类栖息地生境2.2万亩,营造防护林1000亩、封育芦苇、苔草1.6万亩、人工恢复水生植被1.7万亩、建设荷花长廊30公里,护湖郊野绿道110公里。野生动植物生存栖息环境明显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趋势。
3、野生动植物种数恢复性增长,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
由于我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逐年加大,湿地生态渐趋好转,依赖湿地生存繁衍栖息的野生动植物种数恢复性增长。截至目前,全区湿地鸟类由原始的153种增加至169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增加4种,省级保护鸟类增加4种,数量平均每年8-10万只。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水蕨在沉湖湿地核心区大面积分布,新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一种,索子长河湿地公园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濒危物种--秤锤树,生物多样性恢复性提高。
4、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在沉湖湿地建立。
我区强力推动《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贯彻实施,2013年全市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从2014年起试行5年,我区结合市政府文件精神,成立了沉湖湿地联合保护委员会,现任区长为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出台了《蔡甸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确定了补偿原则和标准,落实市区两级财政补偿资金473万元,对因保护沉湖湿地而致利益受损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生态补偿,进一步提升当地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行为,营造了良好的保护氛围,目前2014年生态补偿资金已补偿到位。
5、湿地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区始终遵循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适度合理利用湿地自然资源,坚持以发展促保护,以生态保护成效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湿地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了《沉湖湿地生态旅游规划》、《后官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索子长河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桐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完美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发掘知音故里、莲花水乡特色资源,高规格发展湿地生态产业。目前沉湖湿地渔鸟趣景区已初具规模,建成沉湖接待中心一处,沉湖渔庄一处,观荷园游步道1800米,观鸟站1处,科普园一处,接待能力大为改善,为游人亲近自然、走进湿地提供了良好去处。后官湖建成环湖郊野绿道110公里、枫桥夜泊、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景点对外迎宾;索子长河生态餐厅与三十里荷花长廊游人如织。十二五期间成功举办观鸟节、文化旅游节、荷花节、油菜花节。在后官湖湿地公园成功举办了环中国自行车赛蔡甸段比赛、中法青年自建节和全国航模比赛、风筝比赛等大型活动20多场次,吸引中外游客100万人次,创收2亿元。
(三)园林绿化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我区不断加大城区园林绿化投入,促进了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城区园林绿化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1、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五年中,以城区为轴心,带动乡镇绿化,新增绿地面积 1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1%,绿地率31.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
[2011-2015年绿化三大指标统计表]
项目 计量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绿化覆盖率 % 25.84 26.7 34.51 39.68 43.1
绿地率 % 19.02 19.6 25.88 27.73 31.19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6.64 6.65 7.61 11.5 12.6
2、 城区园林绿地布局趋于合理。
按照"全面提升城区园林绿化质量,做到春存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布局,对蔡甸广场、文体广场、江滩公园、知音广场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建设。于2012年-2013年完成郊野绿道绿化77.81万平方米,改造城区小森林1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城区公园绿地(三小绿地),如同心小游园、莲花湖小游园等园林小景,有效地改善了城区绿地格局。社区"三小"绿地改扩建效果显著,做到让居民出门50米见绿、500米见游园、200米见公园广场,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3、绿道网络建设基本成形。
"十二五"期间,区域绿道建设累计完成 投资2.2亿元,先后完成新天大道(12.1万平方米)、蔡甸大道(4.1万平方米)、知音大道(30.4万平方米)、天鹅湖大道(20.5万平方米)、通城大道(3.5万平方米)、九康大道(2万平方米)、莲花湖大道(1.58万平方米)的绿化任务,呈现出以城区为中心,各主干道绿化网状辐射的发展态势。
4、园林管理步入规范化。
五年中,园林绿化服务窗口受理工业项目绿地审批137件,开发及其他项目地审批147件,临时占用绿地审批75件,建立爱绿护绿宣传牌400余处,发布园林绿化养护信息350余条,清除扰民枯病死树百余株,告诫违规人员25人次。
(四)"十二五"林业(湿地)与园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资源和城区绿地率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
五年中,虽然新建、扩建和改建了部分林果、苗圃基地和绿化,但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偏少,部分结构单一,林业发展基础薄弱,在城市化迅速推进过程中,生态建设用地矛盾突出,林业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2、林业产业竞争力不强,块头过小,科技含量不高。
现有林果、苗圃花卉产业发展有速度,但规模化较差,缺乏集约经营手段和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带动和辐射效应不强,产业体系不发达,整体效益不够明显。
3、园林绿化发展滞后。
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区的要求相比,城区绿地与公园偏少,分布不均,公园绿地覆盖率低,城区内立体绿化、屋顶绿化推广落实不足。
4、园林绿化管理水平不高。
部分绿化地段重建轻管,管养经费不足,园林绿化信息化等基础管理工作环节缺失,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管理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5、湿地保护和园林绿化管理机构不完备。
区内现已建立了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三个湿地公园,在实际管理运作中,缺乏统一地有效管理,需按省级管理模式,成立"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以利统筹协调。湿地与园林基层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工作经费,专业设施设备与科研监测体系不健全。
6、国有林场基础设施老化、生态林管护资力不足。
我区国有林场均建于"计划经济"时代,其水、电、路及相关设施建设标准低,几十年来,未得到有效改善,逐渐失去了应有功能。因处于国家政策边缘地带,不能享受"新农村建设"、"城管革命到农村"的政策优惠,自身建设问题突出;同时,地处武汉大都市围边,森林旅游人员逐年增多,生态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大,各国有林场管护力量与所需经费更显不足。
7、林农增收幅度不大,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林果基地开发比较分散,生产设施不配套,少数基地重建轻管,经营水平不高,加上科技服务和普及率与转化率低,林果农经营收益不稳定。
二、"十三五"时期林业与园林建设展望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决策,省、市委分别发出了"绿满荆楚"和"绿满江城"的动员令,强调了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取向,关系人民福祉的民族未来,明确了建设任务,为林业与园林绿化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十三五"时期,是"绿满蔡甸"在新的起点、新的目标,实现新的跨越的攻坚期。林业与园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新的时期,其主体作用更加突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纽带作用更加明显,构建森林、湿地、绿地三大生态系统、维系生物多样性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将抢抓发展机遇,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积极组织开展全民植树绿化活动,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统筹推进大林业、大园林发展,共同打造"美丽武汉"的"蔡甸篇"。
三、"十三五"时期林业(湿地)与园林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建生态示范区为契机,以资源增量、产业增效、农民增效为落脚点,大力推进生态林业与园林绿化协调发展,巩固和提升湿地管护成果,通过实施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进一步增加生态绿量,打造"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生态景观,增加城区生态承载能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蔡甸。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资源持续发展
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坚持林地保有量和生态底线刚性控制,强化城区绿色生态功能,科学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活动。
2、坚持增绿惠民,带动林农增产增收
把实施林业与园林生态工程建设与改善生态优势和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林业(湿地)与园林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持续改善民生,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提高林业与园林企业(大户)经营、管理、建设林果园林苗圃的积极性、适时推广运用林果新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林业与园林绿化外延式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格局
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对绿地空间的实际要求,要加大森林(湿地)公园、小果园、小花园、小景观、江滩公园建设力度,提升林业与园林绿化品质,积极发挥绿地的休闲、景观等服务功能,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4、坚持政府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
林业(湿地)与园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以国家投入为主,财政投入和群众投资相结合,实现"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林业(湿地)与园林建设步伐。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末,全区森林生态系统构架基本形成,宜林地实现造林绿化全覆盖;全区山体得到依法保护,破损山体得以有效复绿;区内湿地逐步建成自然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并相继发挥其生态休闲、湿地景观及科普宣传功能;以骨干交通、水系廊道、集镇乡村为依托的绿化生态网络和绿色家园基本建成;城区园林绿化达标,生态文化意识普遍提高。
到2020年:
1、新增林地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
2、森林蓄积量达到151.8万立方米以上。
3、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
4、90%以上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5、基本完成破损山体生态复绿工作。
6、绿色示范村达标建设175个以上。
7、封山育林5.5万亩;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3.0%以下;林业与园林病虫害及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
8、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蔡甸区"十三五"期间林业(湿地)园林发展目标指标]
期 限
目 标 单位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森林面积 万 亩 34.7 34.97 35.12 35.26 35.39
森林覆盖率 % 26.6 26.71 26.82 26.93 27.05
活立木蓄积 万立方米 120 126.3 132.6 138.9 151.8
林业总产值 万 元 5000 5580 6490 7000 7500
湿地保护面积 万 亩 52.6 52.6 52.6 52.6 52.6
道路绿化率 % 80.5 82 87 91 96
村庄庭院绿化率 % 30 40 43 46 50
平原农田林网控制率 % 81 83 85 88 95
城市绿化覆盖率 % 43.5 43.8 44.6 44.8 45
生态文化宣传普及率 % 80 82 85 90 95
四、总体布局(林业、湿地、园林)
(一)林业建设发展布局
1、规划思路:按分类经营、分区突破发展思路,区划建设六大功能区:
(1)西南部农田林网、血防林抑螺区。
规划范围包括永安街外垸、桐湖办事处、洪北管委会、侏儒街、消泗乡成功管委会。建设总规模农田林网由现在控制面积20万亩到35万亩;血防抑螺防病林面积由现在的8万亩发展到9.5万亩。农田林网的主栽树种以杨树、水、池杉为主,血防抑螺防病林的主栽树种以杨树、栾树为主。此区域主导功能一是保障控网范围内基本农田免遭风灾,从而达到高产稳产;二是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森林产品和林副产品。建设的重点是实施兴林抑螺工程和农田林网工程等项目。
(2)中部特色苗木花卉区
规划范围主要包括玉贤镇产业园、永安街九真片、永安片、奓山街的新民片和张湾街的部分村为主,建设总规模由现在的4万亩发展到5万亩。此区域主导功能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彩色苗木、花卉等林产品和非林产品。建设重点是九真山彩色树种苗产业园的续建工程,西湖苗圃扩大和提升档次。
(3)西北部优质精品水果区
规划范围包括索河镇、张湾街、玉贤镇、侏儒山街、洪北管委会部分村。建设总规模由现在的3万亩发展到3.2万亩,主要果树品种为葡萄、翠冠梨、油桃。此区域主导功能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精品水果和非林产品。建设重点发展5000亩观光休闲采摘型果园和对现有3000亩低效柑桔等果园高接换种,增加果品质量和果农经济效益。
(4)通道绿化护路林保护区
规划范围为汉蔡高速、黄星路、常福大道、嵩阳大道、西环路、成功大道,高等级公路护路林64.4公里, 0.2万亩。此区域主导功能以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为主,吸碳减排,净化空气,护路生态屏障。建设重点是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工程。
(5)林木提档升级旅游区
规划范围为"一河两山"区域内的嵩阳林场、九真林场、九真山彩叶树种园、环城绿化带,改造面积1.8万亩。对现有两山采取沿山脚进行清障除杂,栽植耐荫植物,如杜鹃、茶花、药材等品种;对九真山彩叶树种园采取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园区品种,引导业主打造现代都市示范园区;对环城林带采取修建游园道路,建设园林小品,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森林公园。
(6)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保护区
规划范围为侏儒山街、奓山街、索河镇,对0.15万亩破损山体采取"一山一策","为山疗伤"的办法,形成具有最优良的土壤结构,充分抵抗强降雨的侵蚀和风蚀,有效地抑制水土流失,提高其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价值,带动全区旅游蓬勃发展;由过去对破损山体"复垦"转变为"复绿",扩展新的绿化领域,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人们环境意识;改善周边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进而优化投资环境,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收致富打好坚实基础;提高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意识,拓展林业发展空间。
2、重点建设工程
为保证"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重点实施七大林业项目,拟投资39062万元。
(1)林业重点生态工程
--林业血防抑螺防病林工程
在平原湖区按照300-500亩网格标准完善农田林网体系,丰富林网树种,全面提升林网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效果,达到农田林网控制率95%,同时,对滩地、港渠、河道两岸进行绿化。以上二个项目拟投资1800万元。
--绿色通道林带建设
主要范围是对汉蔡高速、黄星路、常福大道、嵩阳大道、西环路、成功大道两侧进行绿化,调整路两侧10-30米的绿化带。增加景观树种,形成生态景观带,使全区道路绿化率达到95%。此项目拟投资2662万元。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
我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由石灰岩、沙岩发育而成,加之从60年代开始毁山采石、石漠化侵蚀愈来愈严重。根据对全区采石迹地的调查,矿业开采分布在7个街(镇),涉及53座山体,78处大的开采面,开采林地面积0.51万亩,需治理面积0.64万亩。十二五期间,已经对全区"三线"范围内的破损山体修复0.21万亩,治理后的效果显著。为此,十三五期间,0.15万亩山体复绿工程分五年实施,拟投资12600万元。
--林木提档升级工程
主要是对"一河两山"区域内的嵩阳林场、九真林场、九真山彩叶树种园、环城绿化带进行提档升级,改造面积1.8万亩,形成集观光、旅游、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林业体系,拟投资9000万元。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
主要范围是索河、张湾、奓山、玉贤、永安丘陵乡镇,对抛荒地、水源灌溉条件较差的地进行造林,规划1万亩,拟投资2000万元。
(2)重点产业工程建设
--特色高效经济林建设
扩大精品水果基地建设规模,在原基础上再增加经济林0.2万亩,重点发展以葡萄、翠冠梨、油桃为主导的优质水果。基地建设以业主投资为主,林业部门作好基础设施配套工作。实行基地化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继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强"六神山"牌水果,全面推进林产品进超市和构建营销市场网络,结合发展观光休闲采摘型果园,此项目拟投资3000万元。
--苗木花卉基地建设
加快蔡甸中部苗木花卉板块建设步伐,继续实施"园区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苗木花卉产业,扩建九真山彩色树种苗产业园项目。新建苗木花卉基地1万亩,重点突出彩叶、美化苗木树种特色。同时加强苗圃基础设施和蔡甸区苗木协会建设,构建产、供、销平台和苗木花卉营销网络,此项目拟投资8000万元。
3、统筹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进一步核定国有林场事业编制及人员财政预算。
--加大对国有林场金融支持。区财政等相关部门通过对国有林场所欠金融债务情况调查,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偿还的,经审核后应按有关规定予以核销。
--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应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建设计划,在现有专项资金渠道内,加大对林场的水、电、路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重视国有林场自身发展。依据国有林场公益林面积和所需管护力量,合理核拨所需经费,可设国有林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国有林场发展特色产业,即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特色养殖、生态食品、林内养殖、绿化苗木等产业,可提高职工经济效益,壮大林场经济。
4、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继续抓好侏儒山战役纪念林马鞍山钟子期知音林、名人纪念林、节庆纪念林的建设;加大标志性生态文化景区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嵩阳寺佛教与九真山道教文化传播作用,丰富生态文化内涵;对区境内33株古树名木进行有效保护,精心组织各类生态志愿者行动和纪念活动。
(二)园林建设发展布局
1、规划思路:按"见缝插针、增绿增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提升品位"的要求,构建"山环水抱、城林辉映"的具有良好人居环境的"绿色蔡甸"。
2、主要指标
项目 计量单位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绿化覆盖率 % 43.5 43.8 44.6 44.8 ≥45
绿地率 % 32.2 32.8 33.6 34.4 ≥3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12.9 13.2 13.5 13.8 ≥14
3、重点工程建设
(1)绿道建设。
加强绿道建设,打通区域之间的生态廊道,有效缓解 热岛效应,带动市民生活品质、休闲方式的改变。规划沿黄星大道、琴川大道、黄嵩大道等五条主干道实施绿化工程。绿化面积在50万平方米左右,投资预算1亿元。
(2)汉阳大道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建设。
重点对汉阳大道新天段至蔡甸大道绿化树种改造升级,提升大道两侧景观视觉变化,达到绿色环境协调统一的效果。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投资概算960万元。
(3)以四环线为主体的绿化带建设。
结合四环线周边水体、农田资源实际,进行新建、改建、补植绿化,建成林水、林路相依的生态长廊,形成园林绿化景观。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投资概算300万元。
(4)绿色社区工程建设。
按"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要求,集中对五层社区、河街社区、茂源社区等五个新老社区进行绿化改造,新建一批小绿地,改造一批小花坛,布局一批绿化带。对破损花园、花坛进行修复,缺株少苗的进行补植补栽。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50万元。
(5)公园建设。
--继续完善蔡甸广场、文体广场、同心广场、莲花湖游园、江滩公园服务设施,合理调剂布局绿化树木,发挥绿地游憩、景观功能。绿化面积50万平米,计划投资30万元。
--筹建独山公园。独山位于蔡甸街东部,京珠高速蔡甸出口边,现有山林面积143亩。公园规划面积17万平方米,按"生态修复、绿道环绕、山上松林、山边翠绿、花草怡人"的建园要求,全力打造。投资概算2000万元。
--续建运铎公园。该公园以纪念"中国保尔"吴运铎同志而修建,后因各方面因素,没有完工。拟按要求抓好二期建设。绿化面积在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4000万元。
(6)风景林及绿地建设。
围绕城乡村镇道路绿化、社区内小森林、小花园建设,实行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实行"远看有绿、近看有彩、路边有花"的景观效果。建设绿地8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00万元。
(三)湿地建设发展布局
1、规划思路:围绕湿地保护恢复、能力建设及生态产业"三大布局",对沉湖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和后官湖、索子长河、桐湖湿地现有自然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措施,恢复与开发相结合,实现湿地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2、重点工程建设
(1)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
建设项目有湿地宣教中心建设、鸟类栖息地、防护林、封育芦苇苔草及退耕还林共6万亩恢复、湿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投资概算4180万元。
(2)沉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
以沉湖"渔鸟趣"、"王家涉芦花渡"、"罗汉田园风光"三大景区为中心、带动消泗万亩油菜花观花、农家风情和洪北农事体验。各景区修建完善道路、公共设施,观景台(园),投资概算9795万元。
(3)后官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该湿地公园紧靠城区,公园面积3.12万亩,其中湿地面积2.5万亩,对探索宜居城市开发具有积极作用。按《湖北武汉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概算6318万元。
(4)索子长河省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索子长河位于索河镇,流经汉江,公园面积3.2万余亩,其中湿地面积2.8万亩,对保护和恢复湿地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河水体水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调节区域气候,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经济,作用重要,按《湖北索子长河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投资概算为6643万元。
(5)桐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该湿地公园紧邻洪北泛区 ,公园面积1.02万亩,其中湿地面积9718亩。是完善"长江中下游生态区"湿地保护系统、充分发挥湖泊生态功能、保障水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按《湖北蔡甸桐湖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建设设计,投资概算为3482万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协调和社会参与。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区委加强生态建设会议精神,将林业与园林发展指标列入同级政府的任期考核目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将年度植树造林任务列入区级目标,实行年终考核、严格奖惩。各部门严格履行职责,建设局加强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审批;水务局加强对江汉堤防和三大水系的湖滨防护林建设;交通局加强对省、区、街镇交通道路的护路林建设;发改委、财政局对林业与园林要提供项目资金的安排和扶持力度。三是发挥各级工会、妇联、共青团及其社会团体的作用,逐步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林业和园林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政府引导与多方筹措结合,完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将林业与园林建设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二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与园林建设,支持民营林业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林业与园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势。三是全面增强金融对林业与园林发展的服务能力,推进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抵押贷款、林业政策性担保、保险制度等。
(三)深化林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完善保障措施和林业要素市场功能,巩固林改成果。二是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根据国家国有林场改革总体部署,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场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国有森林资源监管,创新国有生态林的管护机制,将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按事业单位管理,探索国有林场向生态型郊野公园转型模式。三是完善土地利用和保障机制,科学确定林业用地规模,规划预留生态建设和绿化用地,拓展和保障现代林业发展空间。
(四)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教兴林战略,把科技融于生态和产业两大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普及,重点抓好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培训班,建立高产高效科技示范点。加强人才培育力度,造就一批从事林业与园林技术、示范、推广的带头人。对在林业与园林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五)依法治林,加强林业普法宣传和综合执法工作。积极开展林业与园林法律法规、生态科普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执法人员培训,群众法律咨询工作,强化林业法律服务,切实维护林农的合法权益,促进人与自然,森林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建立和完善林业与园林综合执法体系,构建适合蔡甸林业与园林发展的综合执法模式。